
2025年"大师讲坛"第二期(总第九期)
主题:云计算-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5/4/10 14:00
嘉宾:梅宏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4楼
现场参会设有积极参与奖,共分两个等级,奖品以学习类用品为主,分别奖励给全年现场参加公开演讲次数最多的前10位、前11-20听众,不包括云计算研究院内部员工。

主题:处理器芯片发展新趋势:RISC-V与开源芯片
时间:2025/3/26 11:00
嘉宾:包云岗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905会议室
嘉宾简介:包云岗,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担任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RISC-V 国际基金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近年来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开源芯片实践,包括“一生一芯”计划、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香山”项目等,在RISC-V国际社区形成积极影响力,入选2022年度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全球十二大亮点成果(IEEE MICRO Top Picks),获RISC-V国际基金会技术领导力奖。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主题:Data+AI驱动的云原生数据平台: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5/2/25 14:00
嘉宾:李飞飞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嘉宾简介:ACM/CCF/IEEE Fellow(会士),阿里云副总裁/高级研究员。获数据库与大数据系统方向多项国际顶级学术科研与技术会议最佳论文/成果奖(IEEE ICDE 2024 Industry and Application Best Paper Award,ACM SIGMOD 2024 Industry Track Best Paper Award,ACM SIGMOD 2023 Beset Paper Award,EDBT 2022 10 Years Test of Time Award,IEEE ICDCS 2020 Best Paper Award、ACM SoCC BestPaper Award Runner Up、ACM SIGMOD 2016 Best Paper Award,ACM SIGMOD 2015 Best System Demonstration Award,IEEE ICDE 2014 10 Years Most Influential Paper Award,IEEE ICDE 2004 Best Paper Award),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世界互联网大会2019全球领先科技成果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担任多个国际及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的编委、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常委。带领团队研发了以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为核心的阿里云瑶池数据库产品矩阵,实现了中国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一。作为国内唯一数据库厂商连续5次进入Gartner全球Cloud DBMS市场分析报告领导者象限,登顶TPC-C官方性能和性价比全球第一。

主题:新型互联网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4/11/25 14:00
嘉宾:张宏科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嘉宾简介:张宏科,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移动专用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IEEE Fellow,曾任两期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专用通信网络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建立了标识网络功能结构及解析映射机制,有效解决了复杂场景下网络高移动支持和高可靠传输难题,主持研制出专用网络设备与系统,为解决国家和行业专网工程急需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出版专著6部。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

主题:智能算网系统
时间:2024/10/28 14:00
嘉宾:蒋昌俊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嘉宾简介:蒋昌俊,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讲席教授、Brunel University London 名誉教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国家杰青、973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等。成果获中、美、德等国发明专利120余件、国际PCT22件;发表论文300余篇(含ACM/IEEE汇刊100余篇),中英文专著6本;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1)、HO PAN CHING YI Award(独立)等。
他长期致力于网络计算方面的研究,相关成果被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印度等知名专家正面评价和引用,主持建立了我国首个网络交易风险防控体系、系统及标准,为我国在该领域成为国际“领跑者”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主题:多维标识融合驱动网络体系创新
时间:2024/9/3 11:00
嘉宾:郜帅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905会议室
嘉宾简介:郜帅,北京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移动专用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新型网络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IETF、IEEE等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2项;获IEEE标准协会突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和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作为主要完成人,有6项成果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应用于铁路、电信等行业,解决了行业专用网络急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主题:计算机科学——从经典计算到量子计算
时间:2024/08/16 14:00
嘉宾:赵伟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嘉宾简介:赵伟教授现任深圳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澳门大学校长,沙迦美国大学副校长、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理学院院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分部主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资深协理副校长等职。
赵伟教授长期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与科研领域中世界公认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在众多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者中,赵伟是第一位在美国政府出任司级领导者,也是第一位在美国50强大学中出任校/院级领导者。在港澳地区,他是第一位全球招聘成为大学校长的内地华人。
赵伟教授是世界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长期从事计算机实时系统、实时网络,和 Cyber-Physical Systems(即CPS)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突破性成果。他和他的团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引用超过一万七千次,先后获得IEEE分布式计算系统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IEEE美国国家空间与电子会议“最佳论文奖”、美国国防高级研究专案局“技术转让奖”、IEEE国际通讯会议“最佳论文奖”等众多奖项。赵伟教授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任职期间,作为计算机与网络分部主任,创设并引领了CPS的研究领域,设立了全球首个CPS基金项目。 CPS 被《美国竞争力计划》列为最优先科研方向。
赵伟教授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贡献显著。2002年,他倡议发起“龙星计划”并担任该计划的首任主任。 该计划每年在全美精选杰出著名的海外华人教授志愿回国讲授计算机科学研究生课程,促进了中美学术交流,中央电视台等众多主流媒体曾作专题报道。 2011年,赵伟被中国科技部任命为物联网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该项目所研发的“WInternet”系统在“感-传-策-控”方面取得突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赞誉。2019年,他作为共同执行主席,和姚期智等发起组织了以“数据科学与计算智能”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对国家科技决策制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为表彰赵伟教授在科教方面的杰出成就,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他海外杰出贡献奖。IEEE分布式与并行技术委员会、实时系统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技术委员会和CPS技术委员分别授于他“杰出成就奖”、“卓越领导力奖”。赵伟教授获得了全球十余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并被入选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IEEE会士, 和 CCF会士。

主题:面向全球规模的云网络基础设施的可靠性运维体系
时间:2024/8/1 11:00
嘉宾:翟恩南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905会议室
嘉宾简介:翟恩南,阿里云网络研究负责人。2015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随后担任耶鲁大学研究型助理教授,2018年加入阿里巴巴。主导阿里云智能化网络可靠性运维体系以及支持AI网络基础设施性能与可靠性,并确保了北京冬奥、东京奥运等大型阿里云直播网络0故障。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先后在这些方向的国际顶级会议如SIGCOMM、NSDI、SOSP等累计发表60余篇论文(包SIGCOMM13篇),多次担任SIGCOMM、NSDI等国际顶级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现任CCE互联网专委常务委员,获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一次。

主题:蜻蜓网络-高性价比高基数网络
时间:2024/7/26 11:00
嘉宾:向东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905会议室
嘉宾简介:向东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1987及1990年于重庆大学分别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及硕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及美国Illinois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为清华大学副教授,现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他于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向东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含:高性能计算机互连技术,AI集群及超级计算机通讯库,片上互连技术,芯粒集成系统;数字系统可测试性设计,测试码产生及逻辑扫描自测试等。

主题:云、边与量子的新型前沿技术
时间:2024/07/15 14:00
嘉宾:Rajkumar Buyya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嘉宾简介:Rajkumar Buyya教授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杰出教授、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CLOUDS)实验室主任、墨尔本大学Manjrasoft公司创始人兼CEO、IEEE会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Buyya教授公开发表论文850余篇,出版著作7部,所撰写的《深入理解云计算》分别由McGraw Hill出版公司出版英文国际版,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印度Elsevier/Morgan Kaufmann出版公司出版印度版;是全世界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领域被外引次数最多的学者之一(H因子160,G因子352,共计137500余次引用),曾七次被评为“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并多次获得“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系统领域世界最佳学者”等殊荣;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创始主编,现任“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主编,该刊已有50多年办刊历史。

主题:智能计算时代的云基础设施构建及系统设计
时间:2024/06/24 14:00
嘉宾:过敏意
地点:中国电信人才发展中心守正楼17A三楼报告厅
嘉宾简介: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IEEE Fellow,CCF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的研究,在各种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了500多篇论文,著述中英文著作6部。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等。现任IEEE Transactionson Sustainable Computing主编,并长期担任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Journal of Parallel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on Cloud Computing等国际著名期刊的编委。

主题:面对大模型的计算系统框架和算法研究
时间:2024/05/27 14:00
嘉宾:须成忠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嘉宾简介:IEEE Fellow,澳门大学计算机讲座教授,科技学院院长,同时担任学校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家特聘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优青获得者。作为首席科学家及项目负责人,最近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智慧城市重点研发专项,广东省云数据中心智能管控专项和澳门科技基金无人驾驶专项等项目。发表了500多篇会议期刊论文,多次获领域国际顶级会议HPCA,HPDC,SOCC,ICPP等最佳论文奖或提名奖,并获120多项PCT及国内专利授权。研发的云资源管理调度技术及时空大数据分析技术转移给华为、中兴、阿里巴巴等行业领军企业,并成功孵化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曾任IEEE全球分布式处理技术委员会主席。

主题:算力的互联与互通
时间:2024/03/19 14:00
嘉宾:郑纬民
地点:中国电信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嘉宾简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和系统研究。提出可扩展的存储系统结构及轻量并行的扩展机制,发展了存储系统扩展性理论与方法。在国内率先研制并成功应用集群架构高性能计算机。在国产神威太湖之光上研制的极大规模天气预报应用获得ACM Gordon Bell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首届中国存储终身成就奖。